來源:網上整理 作者:中考網整合 2024-12-05 10:28:51
中考網整理了關于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:課內外文言文對比閱讀專練十五,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,僅供參考。
	  閱讀選文,完成下面小題。
	
	  【甲】
	
	  詠雪
	
	 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,與兒女講論文義。俄而雪驟,公欣然曰:“白雪紛紛何所似?”兄子胡兒曰:“撒鹽空中差可擬。”兄女曰:“未若柳絮因風起。”公大笑樂。即公大兄無奕女,左將軍王凝之妻也。
	
	 。ā妒勒f新語·言語》)
	
	  【乙】
	
	  何晏畫圈
	
	  何晏七歲,明慧若神,魏武奇愛之以晏在宮內因欲以為子。晏乃畫地令方,自處其中。人問其故,答曰:“何氏之廬也。”魏武知之,即遣還外。
	
	 。ㄟx自《世說新語·夙惠》)
	
	  【注】①何晏:人名。何晏的父親死得早,曹操任司空時,娶了何晏的母親。②魏武:曹操。
	
	  62.析詞義: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義項或釋義。
	
	  類別
	
	  句子
	
	  義項/釋義
	
	  異
	
	 。1)明慧若神
	
	 。2)未若柳絮因風起
	
	  A.好像B.比得上
	
	  C.你D.如果
	
	 。3)即公大兄無奕女
	
	  (4)即遣還外
	
	  A.即使B.到
	
	  C.于是D.就是
	
	  同
	
	  A.魏武奇愛之以晏在宮內因欲以為子
	
	  B.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(《論語?仁》)
	
	 。5)欲:
	
	  A.魏武知之,即遣還外。
	
	  B.知之者不如好之者。(《論語十二章》)
	
	 。6)知:
	
	  63.析句意:用自己的話來解釋下面的句子。
	
	  (1)兄女曰:“未若柳絮因風起。”
	
	  (2)晏乃畫地令方,自處其中。
	
	  64.析句讀:用“/”給下面句子斷句(限斷2處)。
	
	  魏武  奇  愛  之  以  晏  在  宮  內  因  欲  以  為  子
	
	  65.析人物:甲、乙兩文都寫到兒童,《詠雪》一文歸入《言語》篇,《何晏畫圈》一文歸入《夙惠》篇,請分析其中兄女(謝道韞)和何晏在形象上的異同點。
	
	  66.析意圖:有人認為《何晏畫圈》也可以被納入《言語》篇。結合提示,探究編者把《何晏畫圈》一文納入《夙惠》篇的原因。
	
	  篇類
	
	  提示
	
	  言語
	
	  會說話,善于言語應對
	
	  方正
	
	  人行動、品行正直,合乎道義
	
	  夙惠
	
	  早慧,從小聰明過人
	
	  雅量
	
	  【答案】
	
	  62.(1)A (2)B (3)D (4)C (5)想要 (6)知道
	
	  63.(1)謝太傅哥哥的女兒謝道韞說:“比不上柳絮乘風而起。”
	
	  (2)何晏便在地上畫個方框,自己待在里面。
	
	  64.魏武奇愛之/以晏在宮內/因欲以為子
	
	  65.謝道韞和何晏都是聰明的孩子,謝道韞以柳絮比飛雪,富有才華,何晏委婉表達不愿做曹操的義子,讓人贊賞。不同的是,謝道韞將北方飛雪的嚴寒冬景,比作東風吹綿的和煦春色,善于言談說話,有文學修養。何晏小小年紀,當曹操想要收他當兒子的時候,他在曹操的府中劃出一塊地,稱為“何家的房子”,委婉地表明他不愿做曹操的義子,體現他聰慧過人。
	
	  66.《言語》篇類文章里的人物善于言談應對,而在《何晏畫圈》中,7歲的何晏在曹操的府中劃出一塊地,稱為“何家的房子”,這表明他從小聰明過人,應該歸入《夙惠》篇。因為這種委婉的做法表明了他的自立意識——不愿做曹操的義子,不想受到宮廷的束縛。
	
	  【解析】
	
	  62.(1)句意:聰明好像神人。若,好像。故選A。
	
	  (2)句意:不如比作柳絮乘風飛舞。若,比得上。故選B。
	
	  (3)句意:她就是謝奕的女兒謝道韞。即,就是。故選D。
	
	 。4)句意:隨即把他送回了何家。即,于是。故選C。
	
	  A.句意:魏武帝曹操特別喜愛他。因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長大,曹操想要認他做兒子。欲,想要。
	
	  B.句意:只要自己愿意實行仁,仁就可以達到。欲,想要。
	
	  A.句意:曹操知道了這件事,隨即把他送回了何家。知,知道。
	
	  B.句意:知道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。知,知道。
	
	  63.本題考查文言翻譯。
	
	  要求:完整,流暢,準確。注意:(1)若,比得上;因,趁、乘;(2)乃,于是;令,讓;處,停留,止息。
	
	  64.考查斷句。
	
	  句意為:魏武帝曹操特別喜愛他。因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長大,曹操想要認他做兒子。“魏武奇愛之”是曹操對何晏的態度。“以晏在宮內”是“因欲以為子”的原因。故斷句為:魏武奇愛之/以晏在宮內/因欲以為子。
	
	  65.考查分析人物形象。
	
	  根據甲文中的“未若柳絮因風起”可知,謝道韞把雪漫天飛舞比作柳絮乘風而起。體現了她的聰慧與文學方面的才華。根據乙文中的“何氏之廬也”可知,何晏沒有直接拒絕曹操收自己為義子的要求,而是用實際行動表達了自己的意思,我是何家的人,怎么能做別人的兒子呢?語氣委婉,既照顧了曹操身為上位者的尊嚴,也表達了自己的意愿。所以他是一個善于言辭,非常聰慧的人。所以兩人相同的地方是都非常聰慧。不同的地方是謝道韞有文學方面的才華,何晏是善于言辭的孩子。
	
	  66.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理解。
	
	  言語:《世說新語》第二門,指在各種語言環境中,為了各種目的而說的佳話。夙惠:《世說新語》第十二門,夙,早,素有的。惠,聰慧。指從小就聰明過人,即早慧。
	
	  聯系乙文內容可知,本文記敘的是曹操因為何晏從小就“明慧若神”,就想收他為自己的兒子,他并沒有直接拒絕曹操,而是“乃畫地令方,自處其中”,在地上畫了一個方形,自己待在里面,并說這是何家的房子,以此表明自己拒絕的意愿。既照顧了曹操身上為上位者的尊嚴,也委婉的表明了自己的意愿。這一事件發生在他七歲時,體現了他的早慧。故應納入《夙惠》篇。
	
	  【點睛】參考譯文:
	
	  (甲)謝安在寒冷的雪天舉行家庭聚會,給子侄輩的人講解詩文。不久,雪下得大了,太傅高興地說:“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么呢?”他哥哥的長子謝朗說:“在空中撒鹽差不多可以相比。”另一個哥哥的女兒說:“不如比作柳絮乘風飛舞。”太傅大笑起來。她就是謝奕的女兒謝道韞,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。
	
	  (乙)何晏七歲的時候,聰明過人,魏武帝曹操特別喜愛他。因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長大,曹操想要認他做兒子。何晏便在地上畫個方框,自己待在里面。別人問他是什么意思,他回答說:“這是何家的房子。”曹操知道了這件事,隨即把他送回了何家。
編輯推薦:
			   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,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