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網上整理 作者:中考網整合 2024-11-26 14:14:00
中考網整理了關于九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資料:醉翁亭記,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,僅供參考。
	  《醉翁亭記》作于宋仁宗慶歷五年(1045年),當時歐陽修正任滁州太守。歐陽修是從慶歷五年被貶官到滁州來的。被貶前曾任太常丞知諫院、右正言知制誥、河北都轉運按察使等職。被貶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韓琦、范仲淹、富弼、呂夷簡等人參與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運動,而反對保守的夏竦之流。韓范諸人早在慶歷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經被先后貶官,到這年的八月,歐陽修又被加了一個外甥女張氏犯罪,事情與之有牽連的罪名,落去朝職,貶放滁州。
	
	  虛詞注解“而”用法:1.蔚然而深秀者:表并列
	
	  2.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:表承接
	
	  3.而年又最高:表遞進
	
	  4.得之心而寓之酒也:表遞進
	
	  5.若夫日出而林霏開,云歸而巖穴瞑:表承接
	
	  6.野芳發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陰:表承接
	
	  7.水落而石出者:表承接
	
	  8.朝而往,暮而歸:表修飾
	
	  9.四時之景不同,而樂亦無窮也:表因果
	
	  10.往來而不絕者:表修飾
	
	  11.臨溪而漁:【有爭議】Ⅰ.當“臨”為動詞時,表順接 Ⅱ.當“臨”為介詞時,表修飾
	
	  12.溪深而魚肥:表并列
	
	  13.泉香而酒洌:表并列
	
	  14.雜然而前陳者:表修飾
	
	  15.起坐而喧嘩者:表并列
	
	  16.太守歸而賓客從也:表承接
	
	  17.而不知人之樂:表轉折
	
	  “之”用法:1.望之蔚然而深秀者:主謂之間,取消句子獨立性,不譯
	
	  2.瀉出于兩峰之間者:助詞,的
	
	  3.名之者誰:代詞,指醉翁亭
	
	  4.醉翁之意不在酒:助詞,的
	
	  5.山水之樂:助詞,的
	
	  6.得之心而寓之酒也:代詞,指代“山水之樂”
	
	  7.山間之朝暮也:助詞,的
	
	  8.宴酣之樂:助詞,的
	
	  9.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:主謂之間,取消句子獨立性,不譯
	
	  詞類活用1. 山行六七里 山:沿著山谷,名詞作狀語
	
	  2.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翼然:像鳥兒的翅膀張開一樣,名詞作狀語。
	
	  3. 名之者誰 名:命名,取名,名詞用作動詞。
	
	  4. 自號曰醉翁也 號:取名,名詞用作動詞。
	
	  5.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(前)樂:以……為樂,意動用法;(后)樂:樂趣,名詞。
	
	  6. 至于負者歌于途 歌:歌曲,名詞用作動詞,唱歌。
	
	  7. 雜然而前陳者 前:在前面,名詞作狀語。
	
	  8. 太守宴也 宴:設宴,名詞作動詞
	
	  古今異義詞非絲非竹【竹:古義:管樂器;今義:竹子】
	
	  四時之景不同【時:古義:季節;今義:時間】
	
	  野芳發而幽香【發:古義:開放;今義:散發】
	
	  醉翁之意不在酒【意:古義:情趣;今義:愿望,心愿】
	
	  林霏開【開:古義:消散;今義:打開】
	
	  頹然乎其間者【頹然:古義:醉醺醺的樣子;今義:頹廢的樣子】
	
	  一詞多義1.歸:
	
	  太守歸而賓客從:回去云歸而巖穴暝:聚攏
	
	  暮而歸:回來
	
	  2.謂:
	
	  太守謂誰:為,是
	
	  太守自謂也:命名
	
	  3.臨:
	
	 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:居高向下
	
	  臨溪而漁:靠近
	
	  4.秀
	
	 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:秀麗
	
	  佳木秀而繁陰:草木茂盛的樣子
	
	  5.樂
	
	  山水之樂:樂趣
	
	  人知從太守游而樂:歡樂
	
	 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:對...感到快樂【第一個“樂”】
	
	  6.而
	
	  溪深而魚肥;表并列
	
	  飲少輒醉,而年又最高;表遞進
	
	  雜然而陳前者;表修飾
	
	 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;表承接
	
	  特殊句式1.倒裝句:
	
	  至于負者歌于途,行者休于樹,前者呼,后者應,傴僂提攜,往來而不絕者,滁人游也。
	
	  (正常語序應為“于途歌”“于樹休”。狀語后置句)
	
	  醒能述以文者,太守也。
	
	  (述以文:述之以文,以文述之,即是省略句,又是倒裝句,屬狀語后置句。)
	
	  2.判斷句:
	
	  環滁皆山也。(“也”表示判斷語氣。)
	
	 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,瑯琊也。(“…者,…也”,判斷句式的標志。)
	
	 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,醉翁亭也。(“也”表示判斷語氣。)
	
	  晦明變化者,山間之朝暮也。(“…者,…也”,判斷句式的標志。)
	
	  水落石出者,山間之四時也。(“…者,…也”,判斷句式的標志。)
	
	  往來而不絕者,滁人游也。(“…者,…也”,判斷句式的標志。)
	
	  雜然而前陳者,太守宴也。(“…者,…也”,判斷句式的標志。)
	
	  起坐而喧嘩者,眾賓歡也。(“…者,…也”,判斷句式的標志。)
	
	  頹然乎其間者,太守醉也。(“…者,…也”,判斷句式的標志。)
	
	  醉能同其樂,醒能述以文者,太守也。(“…者,…也”,判斷句式的標志。)
	
	  廬陵歐陽修也。(“也”表示判斷語氣。)
	
	  3.省略句:
	
	 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。
	
	  (“心”和“酒”前面都省略了介詞“于”,應為“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。”)
編輯推薦:
			   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,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